【甜高粱病虫害及其防治】甜高粱病虫为害是影响甜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将甜高粱发生的病虫害和潜在的病虫害介绍如下。
1.1 丝黑穗病 主要发生在穗上,俗称“乌米”。一般被害植株矮小。病征在挑旗期表现明显,旗叶紧包病穗,病穗中间鼓突,初期剥开叶片为白皮包着的丝状物,抽穗后,上部白皮略带微红色,破裂后散出黑粉,随后露出一团残留的丝状维管束组织。冬孢子通过土壤、种子传播。甜高粱种子从露白尖到幼芽长度为1~1.5cm时,为病菌最适宜侵染的生育时期。
防治方法:在无病田或发病很少的田块穗选留种;选用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砍倒,并掌握在灰包破裂之前将病株砍掉,拉到地外销毁。如果用病穗喂牲畜或沤粪,必须使粪肥腐熟才能使用,以减少菌源;种子经筛选、风选扬净杂质和秕粒后,用药剂处理;在种植结构上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土壤病菌、减轻其危害。
1.2 叶炭疽病 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初期叶尖上出现褐色小点,随后扩大成椭圆形或合并成不规则的病斑,边缘紫红色或紫黑色,中央淡褐色,叶片两面的小黑点为分生孢子,在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大时发病严重。病害发生时,叶片功能降低,影响茎秆和籽粒的产量。
防治方法: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用适宜的杀菌药剂浸种消毒,冲洗后播种;发病初期用杀菌药剂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1.3 锈病 幼苗期即可出现病征,产生夏孢子堆。孢子堆边缘呈紫红色,多生于叶背上,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可再次侵染植株,初期呈现淡黄色小点,以后逐渐形成椭圆、稍隆起的小斑,破裂后散发出铁锈般的赤褐色和黑褐色的粉末,即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在田间病株残体上越冬,植株过密、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秋末清理田间病株残体,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适时追施氮肥,生育期注意排水防涝,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田间用药剂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1.4 散黑穗病 在抽穗后显症,被害植株较健株抽穗晚、较矮、较细、节数减少;病穗上每个小穗的花蕊和内外颖都因受害而变成黑粉,外面有一层灰白色的薄膜,变成卵形的灰包,从颖壳伸出,外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状的厚垣孢子,露出长形中轴,此轴是由寄主组织形成的,病穗的护颖也较健穗稍长。本病以种子传染为主,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向生长点发展,最后侵入穗部,形成病穗。药剂处理同丝黑穗病,带菌病穗和秕粒等应集中销毁,减少菌源。
1.5 高梁大斑病 叶片病斑长梭形,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早期常有不规则的轮纹,病斑大,一般约20~60×4~10mm,病斑的两面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子实体。通常自植株下部逐渐向上发展,潮湿情况下,病斑发展迅速,互相融合,引起叶片干枯。该病发生较早,7月危害严重,是常温、多雨年份引起高粱大片翻秸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及时秋耕,将病株残体深埋土中,要特别注意高粱生育后期不可缺肥,以减轻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