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黑胫病】
西兰花黑胫病又称根朽病,是西兰花的一种普通病害,主要为害幼苗,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
【发病症状】
(1)苗期染病子叶、真叶或幼茎均可出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茎基部染病向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条状斑,茎基溃疡严重的,病株易折断而干枯。
(2)成株染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至多角形灰白色大病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花梗、种荚染病与茎上类似;种株贮藏期染病叶球干腐,剖开病茎,病根部维管束变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育苗期湿度大发病较重。定植后天气潮湿多雨或雨后高温,易引发该病的流行。
(2)带菌种子未经过消毒就播种的地块发病重,病地连作,浇水过多,施入带菌的粪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育苗期注意苗床见干见湿,不可浇水过大,避免造成苗床湿度过大,诱发病害的发生;及时防治害虫。
(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3)床土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8g与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g等量混合或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g拌入40kg细土,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在种子上,防治效果很好。
(4)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000倍液+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50%甲羟鎓水剂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或灌根,视病情间隔7~10天1次。
【西兰花霜霉病】
【 发病症状】
西兰花叶片染病,下部叶片出现边缘不明显的受叶脉限制的黄色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在叶面产生稍凹陷的紫褐色或灰黑色不规则病斑,生有黑褐色污点,潮湿时叶背可见稀疏的白霉,叶背面病斑上,也有明显的黑褐色斑点,略突起,上有白色霉层,严重的叶片枯黄脱落;花梗染病,病部易折倒,影响结实。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西兰花种植区春、秋两季西兰花、花椰菜的初侵染源分别来自越冬、越夏活体寄主上的菌丝体或卵孢子;而南方种植区初侵染源来自田间越冬的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上的病菌。气温16~20℃,相对湿度大或植株表面有水滴条件下,该病易发生,北方春季发病较秋季重,南方冬春两季普遍发生。花梗抽出及花球形成期或反季节栽培时遇有阴雨连绵、气温低易发病,南方棚室不加温冬季也发病。
【 防治方法】
(1)种植碧杉、碧松、上海1号等优良品种。
(2)反季节栽培时,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
(3)精选种子及种子消毒。无病株留种,或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栽培防病
①适期适时早播。
②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③前茬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翻,南方提倡深沟窄厢高畦栽培,一般畦沟深18厘米,腰沟深24~30厘米,围沟36厘米有利于排水防旱。防止表土温度过高或干燥,以避免灼伤幼根,北方则应推行带状种植法,方便后期防治病虫害。
(5)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平整土地,施足基肥,早间苗,晚定苗,适期蹲苗。
(6)适时追肥,定期喷施嘉美金利600倍液,以防早衰,增强寄主的抗病力。
(7)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脲锰锌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60~70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西兰花灰霉病】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序,也为害茎、叶,病部组织呈淡褐色水渍状,后软腐遍生灰色霉状物,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粒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菌丝生长温限4~32℃,最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最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0℃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较多,为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防治方法】
(1)选用红亩、早红、特红1号等优良品种。
(2)加强保护地或露地田间管理,严密注视棚内温湿度,及时降低棚内及地面湿度。
(3)棚、室栽培甘蓝类蔬菜于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如:施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667平方米200~250克,或喷撒10%灭克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公斤。
(4)棚室或露地发病应及时喷洒40%嘧霉胺悬浮剂9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60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西兰花黑腐病】
【发病症状】
西兰花黑腐病为害叶片和球茎,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到真叶上,真叶染病有两种类型,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致叶缘发病,从叶缘开始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枯斑,病菌沿脉向下扩展,形成较大坏死区或不规则黄褐色大斑,病斑边缘叶组织淡黄色。从伤口侵入的,可在叶部任何部位形成不定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常具黄色晕圈,病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病菌进入茎部维管束后,逐渐蔓延到球茎部或叶脉及叶柄处,引起植株萎蔫,至萎蔫不再复原,剖开球茎,可见维管束全部变为黑色或腐烂,但不臭,干燥条件下球茎黑心,严重的西兰花叶缘多处受侵,造成全叶枯死或外叶局部或大部腐烂。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子上或病残体内遗留在土壤中或在采种株上越冬。如播带病种子,幼苗出土时依附在子叶上的病菌从子叶边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成株叶片染病,病原细菌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再迅速进入维管束,引起叶片发病,再从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引致系统侵染。采种株染病,细菌由果柄处维管束侵入,进入种子皮层或经荚皮的维管束进入种脐,致种内带菌。此外也可随病残体碎片混入或附着在种子上,致种外带菌,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8个月,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肥料、风雨或农具传播。
【 防治方法】
(1)种植中青1号、2号等抗病品种。
(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3)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
(4)种子消毒100毫升水中加入0.6毫升醋酸、2.9毫升硫酸锌溶解后温度控制在39℃,浸种20分钟后冲3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冲洗后晾干播种;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预防苗期黑腐病的发生。此外也可用农抗751杀菌剂100倍液15毫升浸拌200克种子,吸附后阴干;或每公斤种子用漂白粉10~20克(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将种子拌匀,后放入容器内封存16小时,均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上携带的黑腐病菌。
(5)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不宜播种过早,合理浇水,适期蹲苗;注意减少伤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6)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或氯霉素。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西兰花病毒病】
【发病症状】
此病在苗期发生较重。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小型褪绿斑,以后整个叶片颜色变淡,或出现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随病情发展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最后全株坏死。成株期染病除嫩叶出现浓淡不均匀斑驳外,老叶背面有时还产生黑褐色坏死斑,或伴有叶脉坏死,最后病株矮化畸形,叶柄歪扭,内外叶比例严重失调,轻则花球变小,重则根本不结球。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病在温暖地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元明显越冬现象。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野油菜及十字花科杂草为初侵染来源。冬季不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毒在贮存的白菜、甘蓝、萝卜或越冬菠菜上越冬,冬季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则在寄主体内越冬。由桃蚜、菜缢管蚜、甘蓝蚜等将毒源传到各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春夏秋冬相互传染,致多种蔬菜发病。高温干旱,地温高,寄主根系生长发育受影响,抗病力显著降低,而蚜虫繁殖快、活动频繁,致病害普遍发生。若管理粗放,土壤干燥,缺水缺肥,则发病严重。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差异。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较抗病品种,如里绿、绿岭、加斯达或其他较耐热品种比较抗病。
(2)合理间、套、轮作,夏秋种植,远离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
(3)采用遮阳网或无纺布覆盖栽培技术,增施有机底肥,高温干旱季节注意勤浇小水和很好地防治蚜虫,控制病害发生与传播。
(4)发病初期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氯溴异氰尿酸+复硝酚钠喷施,抑制发病,增强寄主抗病力。
【西兰花角斑病】
【发病症状】
初在中下部叶片的叶柄两侧出现油渍状坏死小斑,灰褐色,稍凹陷,逐步发展成膜状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至暗褐色,油渍状,病斑发亮。空气病斑呈灰白色,易破裂穿孔。多个病斑连片,常使叶片皱缩畸形,最后干枯死亡。严重时病害亦侵入叶柄,形成长椭圆形或条形病斑,显着凹陷,黑褐色,略具光泽。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丝块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南方冬春温暖、雾大露重,本病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