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叶螨】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属真螨目,叶螨科。是—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的农林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成虫在寄主的叶背面吸取汁液,受害叶初现灰白色,严重时变锈褐色,造成早落叶,果实发育慢,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4—0.5mm,椭圆形。体色有红色、锈红色等。体背两侧有大型暗色斑块。体背生长刚毛。4对足略等长。雄成螨体长0.4mm,长圆形,腹末略尖。卵圆球形,体黄绿至橙红色,有光泽。幼螨体近圆形,较透明,足3对,取食后体变绿色。若蜡足4对,体色较深,体侧出现明显斑块。
【发生规律】
在长江流域—年发生15—18代。以成螨、若螨、卵在寄主的叶片下,土缝里或附近杂草上越冬。每年4—5月份迁入菜田,6—9月份陆续发生危害,以6—7月份发生最重。温湿度与朱砂叶螨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尤以温度影响最大,当温度在28℃左右,湿度35%—55%,最有利于朱砂叶螨发生,但温度高于34℃,朱砂叶螨停止繁殖,低于20℃,繁殖受抑。朱砂叶螨有孤雌生殖习性,未受精的卵孵化为雄虫。卵孵化时,卵壳开裂,幼虫爬出,先静在叶片上,经蜕皮后进入第1龄虫期。幼虫及前期若虫活动少,后期若虫活跃而贪食,有趋嫩的习性,虫体—般从植株下部向上爬,边为害边上迁。
【防治方法】
1、栽培中选用无螨秧苗。选用早熟品种,避开害螨发生高峰。清除田间杂草。
2、田间发现为害时,及时采用下列杀虫剂进行防治:30%嘧螨酯悬浮剂2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1500—3000倍液;5%唑螨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20%三唑锡悬浮剂2000—3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500—2000倍液;50%溴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15%氟螨乳油1000—1500倍液;对水喷雾,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加入嘉美金点等,并采用淋洗式喷药。喷药时,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的幼嫩部位,如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幼果等。保护地可用10%哒螨灵烟剂400—600g/亩熏烟。
【根结线虫】
【症状】
甜瓜根结线虫病主要侵入根部为害,在根上形成大小不—的根结,初期为白色,后期变为褐色,为害严重时根结连成念珠状,甚至导致根系腐烂。地上部初期表现不明显,中后期中午温度高时易萎焉,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影响果实发育,严重时整株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Meloidogyne incognita称南方根结线虫,属动物界线虫门。详见黄瓜根结线虫病病原。根结线虫多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5—30cm土层中生存l—3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后侵入甜瓜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产生新的根结或肿瘤。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常年连作地块,砂土、壤土地块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与非瓜类、茄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的最好采取水旱轮作。育苗时做好苗床的消毒工作杜绝幼苗带虫。
2、物理防治。7月至8月采用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2.2℃,地温49℃以上,也可杀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的病原菌,防效可达80%。
3、药剂防治。在整地时可用10%噻唑膦颗粒剂2—5kg/亩或用98%棉隆微粒剂3—5kg/亩或用5%阿维菌素颗粒剂3—5kg/亩;在生长过程中应急防治时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用40%灭线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250ml。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Lirriomyza sativae)属双翅目,潜蝇科。美洲斑潜蝇原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现已传播到我国。
【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叶为害,在叶片上形成由细变宽的蛇形弯曲隧道,开始为白色,后变成铁锈色,有的在白色隧道内还带有湿黑色细线。幼虫多时叶片在短时间内就被钻花干死。
【形态特征】
成虫形似小苍蝇。雌虫体长2-3毫米,翅展6.3-7.0毫米。雄虫较小,体暗灰色。复眼红褐色。翅1对,透明,有紫色闪光。足黑色,腿节端部黄色。雌虫腹末有漆黑色粗壮产卵器;雄虫腹末有1对抱握器。卵为长卵圆形,长约0。3毫米,灰白色,略透明。幼虫长圆筒形,长3.2-3.5毫米,蛆状。末龄幼虫体黄白色或鲜黄色。蛹纺锤形,长2.5毫米。羽化前黑褐色。
【发生规律】
发生期为4—11月,发生盛期有2个,即5月中旬至6月和9月至10月中旬。美洲斑潜蝇为杂食性,为害大。
【防治方法】
1、早春和秋季种植前,彻底清除菜田内外杂草、残株、败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种植前深翻菜地,活埋地面上的蛹。最好再施3%米尔乐颗粒剂1.5—2.0kg/亩毒杀蛹。发生盛期,中耕松土灭蝇。
2、黄板诱杀。在田间插立或在植株顶部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15—20张/亩。
3、防治幼虫,要抓住子叶期和第一片真叶期,以及幼虫食叶初期、叶上虫体长约lmm时打药。防治成虫,宜在早上或傍晚成虫大量出现时喷药。重点喷田边植株和中下部叶片。生长期间,喷洒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毒杀老熟幼虫和蛹;成虫大量出现时,在田间每亩放置15张诱蝇纸(杀虫剂浸泡过的纸),每隔2—4天换纸1次,进行诱杀。准确掌握发生期。一般在成虫发生高峰期4—7天开始药剂防治,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防治。在作物生育期上要从苗期开始,晨露干后至上午11时最佳。
4、在田间发生为害后,应及时施药防治,可以施用下列杀虫剂: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0%毒·灭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1%阿维·灭蝇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1500倍液;15%阿维·毒乳油1500—3000倍液;5%阿维·高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8%阿维·啶虫脒微乳剂3000—4000倍液;15%高氯·毒死蜱乳油2000—3000倍液;对水喷雾,因其世代重叠,要连续防治,视虫情隔7天喷1次。
5、在保护地内选用10%氰戊菊酯烟剂,或用22%敌敌畏烟剂0.5kg/亩、15%吡·敌畏烟剂200—400g/亩,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或用80%敌敌畏乳油与水以1:1的比例混合后加热熏蒸。
【瓜蚜】
瓜蚜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嫩梢、嫩茎、花蕾和嫩尖仁吸食汁液,分泌蜜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成株叶片受害,提前枯黄、落叶,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夏季多为黄色,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有翅雌蚜,体长1.2—1.gmm,胸黑色。无翅孤雌胎生蚜宽卵圆形,多为暗绿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l.9mm,夏季黄绿色,春、秋季深绿色,腹管黑色或青色,圆筒形,基部稍宽。有翅胎生雌蚜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前胸背板及胸部黑色。性母为有翅蚜,体黑色,腹部腹面略带绿色。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每年发生10多代,长江流域20—30代。在具备瓜蚜繁殖的温度条件下,南方北方均可周年发生。一般以卵在木模、花椒、石榴等木本植物枝条和夏枯草、紫花地丁等植物的茎基部越冬,来年春天3、4月间,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干母胎生干雌,干雌在越冬寄主上孤雌胎生繁殖2—3代,约在4—5月间干雌产生有翅蚜迁往夏寄主瓜类蔬菜等植物上,在夏寄主上不断繁殖、扩散为害。秋末冬初,又产生有翅蚜迁入保护地。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尾产卵,以卵越冬。也能以成蚜和若蚜在温室、大棚中繁殖为害越冬。瓜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
【防治方法】
1、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的蚜虫,清理杂草和残株,以及在通风口增设尼龙纱等,控制外来虫源,培育出“无虫苗”。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以免为蚜虫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重为害。
2、物理防治,蚜虫对黄色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内设置黄板(1m×0.17m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黏油,每亩32—34块)诱杀成虫效果显著。黄板设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平,黏油(一般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7—10天重涂一次,要防止油滴在作物上造成烧伤。
3、蚜虫发生盛期,可采用以下杀虫剂进行防治: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1500—2500倍液;25%吡虫·仲丁威乳油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氯氰·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000—3000倍液;35g/L溴氰·氟虫腈乳油3000—5000倍液;2.5%溴氰·仲丁威乳油2000—3000倍液;4%氯氰·烟碱水乳剂2000—3000倍液;3.2%烟碱川楝素水剂200—300倍液;1%苦参素水剂800—1000倍液;0.5%黎芦碱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鱼藤酮微乳剂600—800倍液;均匀喷雾,视虫情隔7天左右1次。
4、在保护地内,选用10%氰戊菊酯烟剂,或用22%敌敌畏烟剂0.5kg/亩、15%吡·敌畏烟剂200-400g/亩,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