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智掌云商城! Hi.请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技术学堂 > 桃 > 病害 > 桃树 常见病害

桃树 常见病害


桃腐烂病

桃树腐烂病又叫干枯病、胴枯病。在我国大部分桃区均有发生,是桃树上为害性很大的一种枝干病害。冻伤常是诱发桃树腐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冻害严重则大发生。

【症状】

桃树腐烂病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树皮腐烂,致使枝枯树死。自早春至晚秋都可发生,其中4—6月发病最盛。初期病部皮层稍肿起,略带紫红色并出现流胶,最后皮层变褐色枯死,有酒糟味,表面产生黑色突起小粒点,湿度大时,涌出橘红色孢子角。剥开病部树皮,黑色子座壳尤为明显。当病斑扩展包围主干一周时,病树就很快死亡。

【病原与发生规律】

有性世代为Valsa leucostoma称核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润。无性世代Cytospora leucostoma称核果壳囊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组织中越冬,翌年3—4月份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自伤口及皮孔侵入。病斑多发生在近地面的主干上,早春至晚秋都可发生,春秋两季最为适宜,尤以4—6月发病最盛,高温的7—8月受到抑制,11月后停止发展。施肥不当及秋雨多,桃树休眠期推迟,树体抗寒力降低,易引起发病。结果过多,负载过重,树体衰弱,提前落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冬季时,结合修剪剪除所有病桩,枯枝,病虫枝,挖除病死树并集中烧毁,从而降低来年初侵染源。适当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害。

2、防止冻害。并做到雨季开沟排水,旱季及时灌水以增强树体抗逆力。防止冻害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常用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2—13kg,加石硫合剂原液(20波美度左右)2kg、加食盐2kg,加清水36kg;或者生石灰10kg,加豆浆3—4kg,加水10—50kg。涂白亦可防止枝干日烧。

3、在桃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然后喷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生长期发现病斑,可刮去病部,涂沫下列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2.5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70%百苗清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等.间隔7—10天再涂1次,防效较好。


桃根腐病

【症状】

叶片焦边枯萎,嫩叶死亡,新梢变褐枯死,根部表现木质坏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急性症状:中午13—14时高温以后,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干枯,病部仍保持绿色,4—5天青叶破碎,似青枯状,凋萎枯死。慢性症状:病情来势缓慢,初期叶片颜色变浅,逐渐变黄,最后显褐色干枯,有的呈水烫状下垂,—般出现在少量叶片上,或某—枝的土部叶片上,严重时,整株枝叶发病,过—段时间萎蔫枯死发病重的植株,根部腐烂。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 oxysporum从称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为土壤习居菌,营腐生生活,当根系生长衰弱时,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乘机侵入引起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上壤条件差,排水不良、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砂质土壤或黏度大的土壤,根系发育不良,易引起发病。前茬栽过李树、杏树或其他苗木之类的土壤,病菌累积多,发病重。管理粗放,桃树生长势弱,抗病性差,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新栽植地区,应坚持深挖坑,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为幼苗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尽可能减少发病。小树应促根发苗,大树要合理负载,防止树势衰弱,加强肥水管理,适时修剪,防止徒长和粗放管理。

2、对于上年已发病死亡的树穴,在定植前每穴用1—1.5kg消石灰杀菌消毒,或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粉剂拌细土撒施进行消毒苗木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用64%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嘉美红利,蘸根消毒防治根腐病发生。每年坚持树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施1—2次,预防病害发生。坚持全年检查,春秋为主,发现l株治疗l株,防治病害扩散。



桃缩叶病

桃缩叶病(Peach leaf curl)又名肿叶病,在春季多雨低温的情况下最容易感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诸省发病较严重。病害流行年份引起春梢的叶片大量早期脱落,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常引起二次萌芽展叶,削弱树势,对第2年的产量也有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引起植株过早衰亡。内陆干旱地区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桃、碧桃、樱桃、杏、李等。

【症状】

桃缩叶病主要为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芽鳞抽出即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膨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加重,病叶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枝梢受害呈黄绿色,病部肥肿,节间缩短,多形成簇生状叶片。严重时病梢扭曲,生长停滞,最后整枝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Taphrina deformans称畸形外囊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以子囊孢子在桃芽鳞片和树皮上越夏,以厚壁的芽孢子在土中越冬。翌年春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从表皮侵人或从气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叶,进行初侵染。一般不发生再侵染。一般在4月上旬展叶后开始发生,5月份为发病盛期。春季桃芽膨大和展叶期,由于叶片幼嫩易被感染,如遇10—16℃左右冷凉潮湿的阴雨天气,往往促使该病流行。

【防治方法】

1、做好土、肥、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严重桃园应及时追肥,灌水,促进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果树休眠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

2、桃花芽露红而未展开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下列药剂:5波美度石硫合剂;l:1:100倍式波尔多液;50%硫悬浮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胜粉剂500倍液,就能控制初侵染的发生,效果很好。


桃褐斑穿孔病

【症状】

桃褐斑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新梢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略带环纹,大小1—4mm明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新梢、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病原与发生规律】

Cercospora circumscissa称核果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Mycosphaerella cerasella称樱桃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温回升,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以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低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把果园建在能排能灌的地方,合理密植,科学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清除越冬菌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残桩、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生长期剪除枯枝,摘除病果,防止再侵染;采用果实套袋可以有效减少病果。

2、落花后,病害发生初期时,喷洒下列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胜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50%代森锰锌·异菌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8%烯肠菌酯·氟环唑悬浮剂900—1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500—600倍液,间隔7—10天防治1次,共防3—4次。


桃流胶病

【症状】

桃树流胶病主要危害桃树主干和主枝,严重枝条和果实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后分泌出半透 明、柔软的树胶,尤其雨后更甚,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逐渐变为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冻胶块,干燥后变为硬质胶 块。多个胶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胶疤块,流胶处树皮肿胀粗糙、龟裂,伤口不易愈合,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 朽。随着病害的发展,流胶点不断增多、增大,严重时树干遍体流胶,当病斑包围主干主枝时,致使树势衰弱、叶片 变黄、树梢枯萎,甚至枝干或全株枯死。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出黄色胶液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出现龟裂 ,病果不能生长发育,无实用价值。

【病原与发生规律】

侵染性流胶病主要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被害枝条内过冬,当次年气温在l5℃左右时, 在复活菌的作用下,病部即溢出胶液,病菌分生孢子随着溢出的胶液,通过雨水和风传播,或顺着枝条流下或溅在新 梢上,从皮孔、伤口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染的主要菌源。枝干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气温有关,其分生孢子最适发芽 温度为24—25℃ ,相对湿度80% —90% ,随气温升高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逐渐严重。该病有2次发病高峰, 第1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2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雨季更甚,入冬以后流胶停止。菌源、高湿或果园积水时该 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桃树流胶病病因】

桃树流胶病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不是单纯原因引起的病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复合性病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病原物危害引起 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危害枝干叶片.使桃树生长衰弱,降低抗性,极易发生流胶病。

2、各种害虫危害引起蚜虫、介壳虫.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引起生长期修剪过度使用机械不慎造成的伤口,冻害、霜害、冰雹、日灼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口。导致树生长衰弱等现象均可诱发流胶病。

4、嫁接处理不当引起用带病毒接穗或使用不亲和的砧木所导致的植株输导不良引起流胶。

5、果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如施肥不当,桃园有机肥施入少,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结构恶化,造成桃树抗逆性下降。果园地势底洼积水过多或排水不良,以及灌溉不当等。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结果过多、土壤黏重及土壤酸性大等,引起树体生理失调,易导致流胶病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冬耕翻土冬季对果园进行适度翻耕,特别注意树冠下面和根颈部附近的土层,让覆土达到一定厚度,将在表土或落叶层中越冬的病菌深翻入土。

(2) 合理修剪,保护树体通过修剪、整枝增强树势和果园通透性;合理修剪,减少伤口,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合理负载及时疏花、疏果,控制每20 cm左右留1果,小型果适当留密,大型果适当留疏。

(4)防治其他病虫害加强对桃天牛、桃蚜桃瘤蚜等害虫防治,减少虫伤危害树皮,以降低发病率。

(5)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适当控制无机肥用量;使用无机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等元素的合理配合。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干旱时适当浇水,采用沟灌或滴灌,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降低地表湿度。


2、物理防治

(1)树干涂白 (1)涂白时期:在树木落叶后、封冻前,及时涂白树干。(2)药剂配方:生石灰5份、 食盐1份、石硫合剂l份、豆浆3份、杀虫剂0.3份、水l5份,混合后搅拌均匀。(3)涂白方法:树干及主枝以下全部涂白。

(2)刮治病疤(1)刮治时期:开花前。(2)刮治方法:刮去胶块,并及时收集加以深埋或烧毁,再用 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涂抹。

3、化学防治

(1)涂抹法: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然后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铲除病原菌生长期于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加天用刀纵、横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笔蘸药液涂于病部,全年共处理7次。开花前刮去胶块,再用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涂抹。

(2)喷雾法:生长期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树体喷洒43% 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 、40%氟硅唑8000—10 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5 天喷1次,共喷3—4次。


桃霉斑穿孔病

【症状】

桃霉斑穿孔病分布于各桃产区。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果,叶片染病,病斑初为圆形,紫色或紫红色,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花、果实染病,病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枝干染病,新梢发病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瘤为球状,约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

【病原与发生规律】

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称嗜果刀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被害叶、枝梢或芽内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的分生袍子,借风雨传播,先从幼叶上侵入,产出新的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4月中下旬即见枝梢发病。低温多雨利其发病。叶片在5、6月发病,随着下雨量增多,病害在树冠内扩大蔓延。病菌对枝条的侵染,至少要连续24小时的潮湿才能侵染成功。在一年当中,雨水多的时候就是病害出现高峰期。土壤缺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豁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

3、于早春喷洒下列药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l:1:100—160倍式波尔多液;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


桃实腐病

【症状】

桃果实自顶部开始表现为褐色,并伴有水渍状,后迅速扩展,边缘变为褐色感病部位的果肉也为黑色、且变软、有发酵味。感染初期病果看不到菌丝,后期果实常失水干缩形成僵果,表面布满浓密的灰自色菌丝。

【病原与发生规律】

Phomopsis amygdalina称扁桃拟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在僵果或落果中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果实近成熟时,病情加重。桃园密闭不透风、树势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控制树体负载量。检除园内病僵果及落地果,集中深埋或烧毁防治应重点在花期喷药,同时结合消除桃园病原。

2、发病初期喷洒下列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除粉剂7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胜粉剂1000—1200倍液。每15天用药1次,共用2—3次。


桃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在叶背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叶面也出现,多在叶尖或叶缘散生。病斑扩大后成为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直径2mm左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中央组织脱落而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一大斑,焦枯脱落后形成一大的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果实染病,初为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大,变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常发生小裂纹,严重时发生不规则大裂纹,裂纹处易被其他病菌侵染,造成果实腐烂。但此病只限于果实表皮发病,形成花脸。枝条染病,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病斑,即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前1年夏季发病的已被侵染的枝条上。春季当第一批新叶出现时,枝梢上形成暗褐色水渍状小疱疹块,直径约2mm,后扩展长达1—10(cm),但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1/2,有时可造成枯梢现象。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蔓延。夏季溃疡斑多于夏末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产生水渍状紫褐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稍凹陷,病斑多以皮孔为中心。最后皮层纵裂后溃疡。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但病斑多时,也可使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 】

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溃疡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夏季气温高,湿度小,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经10—13天即死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于早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树势强病害潜育期长达40天。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桃园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此外还可选用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0,5kg、消石灰 2kg、水120kg),半个月一次,喷2—3次。

4、棚室栽植桃树在扣棚前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剪除树上病枝,扫除病落叶,集中烧毁,树上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扣棚后要注意控制湿度,使其通风良好。桃树发芽后喷洒72%或68%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10份:50%代森锰锌可湿粉1份:水500份,隔15天1次,喷2—3次,可兼防蚜虫、叶螨。